广州电力系统模型建设(电力系统建模方法)
2024-08-23

为什么要进行电网统一建模?

1、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

2、因此,统一建模技术在 智能电网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3、数据格式标准化:国网变电站三维设计建模GIM标准要求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以确保不同软件或平台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并支持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数据结构规范:GIM标准定义了变电站模型的数据结构,包括变电站的基本信息、设备配置、电气接线、管线布置等。这些数据结构的规范化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重用性。

4、全景数据统一信息平台可以统一和简化变电站的数据源,形成基于同一断面的唯一性、一致性基础信息,以统一标准的方式实现变电站内外的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导通的电网信息支撑平台。 (2)全景数据统一信息平台可以为智能化高级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

5、以可视化技术全面支撑虚拟电厂经营决策。建立一个数字孪生模型——虚拟电厂,模拟真实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行为。在电网中部署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智能计量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控制和优化。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状态估计的任务和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基本任务有二:根据遥信结果,确定网络拓扑,即节点-支路的连接关系根据遥测结果,估计系统的潮流分布,即节点电压,支路功率等,其结果符合电路定律。其中第一项任务可通过拓扑分析程序完成,第二项任务有时也被狭义地成为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首先,通过遥信数据,目标是确定网络的结构,即节点与线路之间的连接关系。这个任务通常可以通过专门的拓扑分析程序来实现。 其次,基于遥测数据,估计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节点的电压和线路的功率分布。这个过程更具体地被称为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其核心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根据SCADA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给出电网内各母线电压(幅值和相角)和功率的估计值;主要完成遥信及遥测初检、网络拓扑分析、量测系统可观测性分析、不良数据辨识、母线负荷预报模型的维护、变压器分接头估计、量测误差估计等功能。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按方式可分为静态状态估计和动态状态估计两种类型。动态状态估计能实时提供系统运行状态的预测值和估计值,为实现电网实时调度、安全评估和预测控制等在线功能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能更好地描述电力系统 的本质,因此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计算量测标准差:根据下式计算各个测量值的标准差[R]:注:式中用测量值代替 [R] 于尔铿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P55。

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有哪些

1、电力系统线路模型可以分为:集中参数模型和分布参数模型。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参数是均匀分布的。但是,对于中等长度一下的电力线路可以按集中参数建模。所谓中等长度以下,一般是指110KV~220KV下的在100~300km内的架空线路。

2、电磁暂态计算中的输电线路模型:电磁暂态计算软件中包括的输电线路模型可以分为PI结构模型、精确PI模型、相域频变模型等。深度迁移学习中的输电线路模型:在深度迁移学习中,源域和目标域是两个关键概念。源域是模型进行预训练的数据集或领域,通常包含大量的标记样本用于训练模型。

3、电磁暂态计算中的输电线路模型不同:这类模型包括PI结构模型、精确PI模型、相域频变模型等,适用于电磁暂态计算,如电力系统稳定分析、雷电冲击分析等。

4、电纳,这个看似抽象的虚部,其实揭示了一个关键的物理现象。实则,它对应的是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为90度的部分,这个相位差的电流在本质上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位移电流,它反映了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象征着电场能量的储存与释放,因此,电纳无疑是电场效应的直观体现。与电纳相对的,是阻抗的虚部——电抗。

5、在分析时,只能采取等效电路,很多不能等效的元器件,只能采取理想模型。

6、具体模型包括各种发电模型,如火力、水力、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模型,如500kV到10kV的变电站,还有输电线路模型、塔杆模型和配用电模型。每个模型都经过精细制作,采用数控设备加工,表面处理防锈,且具有动态演示功能,使学习者在模拟环境中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的复杂性。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为什么采用恒功率模型?

1、系统设定的。电力系统的运行参量(包括功率、电压、电流、频率及电动势相量角的角位移等)可以认为是常量的一种运行状态。

2、当电力系统进安装AvR的情况下。恒功率模型当电力系统进安装AvR的情况下用。所谓恒功率是指,电机的运行转速范围内能输出的功率不变,恒转矩是指在电机的运行转速范围内能输出的转矩不变。

3、稳态分析负荷模型:简单时是以给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表示。在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中用的是负荷有功功率频率特性模型和无功功率电压特性模型。暂态分析负荷模型:多机系统的发电机功率特性时用恒阻抗模型,近似认为负荷从系统吸收的功率总是正比于负荷节点电压的平方。

4、它具有以下特点:(1)单功率级,高功率因数,半桥功率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2)自激振荡式,功率因数校正工作在DCM模式,输入、输出隔离;(3)由于工作在自激振荡方式,所以具有保护作用;(4)实验模型:40W荧光灯、40KHZ、220V交流市电供电;(5)给出了实验结果和模型分析。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电厂运行操作:通过模拟环境,模拟实际操作场景,提升操作技能。 保护装置测试及机组调试:学习设备性能测试和系统调试的方法。 专业综合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气二次回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气运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电厂 计算机 控制。

.具备电气设备安装、监测与维护能力;3.具备正确使用电工电子仪表和常用测试仪器的应用能力;4.具备变电站仿真技术的运用能力;5.具备自动控制的调试与维护能力;6.具备电力生产安全意识及触电紧急救护能力;7.具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