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没有韶山电力机车(为什么韶山电力机车越来越少)
2024-07-25

韶山2型电力机车简介

韶山2型电力机车(SS2),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属于实验性车型,由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在吸取了法国6Y2型机车大量先进技术基础上,于1969年设计制造,仅试制了一台。

机车持续功率达到462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20000mm,轴式C0-C0,电流制为单相工频交流。韶山2型机车由于个别技术不能配套,未能批量生产。仅试制了一台。至1982年停用后报废。为韶山1型电力机车改进,以及其他型号机车、动车的设计生产积累了经验。

韶山2型电力机车是株洲厂开发的第二个韶山系列电力机车,各种性能参数与韶山1型电力机车相近,电器系统的设计虽有改进,但科技含量依然较低。因此,1969年只制造一台样车,未进行批量生产。(三)韶山3(SS3)系列电力机车 韶山3系列电力机车包括韶山3型、韶山3型4000系和韶山3B型3个型号。

上海生产韶山电力机车头吗

不生产。韶山电力机车是中国核心企业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湖南省韶山市,上海没有生产韶山电力机车头。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有多家轨道交通和铁路设备制造企业。

随着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的高速化改造,韶山7E也会扬眉吐气,投入大批量生产,和猪头并驾齐驱。 韶山7E机车为六轴干线客运电力机车,最大速度为170km/h。它借鉴韶山7D型电力机车上部的成熟技术,走行部采用2C0转向架。同时,辅助电路采用辅助逆变器供电、车体流线型等。

年。第一台试制样车技术型号定为6Y1,6表示6轴,Y表示引燃管整流,1表示车型系列序号,后命名为韶山型。于1958年12月28日全部组装完工。30日,湘潭电机厂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及参加新车设计、制造之主要协作单位的领导干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庆祝活动与试车典礼。

大同机车厂在以韶山7型为基础上,于1996年设计出韶山7B型电力机车,代号SS7B。其轴重较韶山7型高,适用于重载货运,1997年试制了两辆。该车是韶山7型电力机车系列化产品之一,其走行部、传动系统等,引进、消化、吸收了国外交-直机车的先进成熟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接近世界水平。

韶山1型电力机车于1988年停产,共制造826台(包括7台6Y1型) 。不同年代生产的机车的车号铭牌也有区别,其中6Y1型共7台,车号为“6Y1-0001”~“6Y1-0007”;第8台至第649台韶山1型机车,车号为“韶山1008”~“韶山1649”;第650台至第826台韶山1型机车,车号为“SS1-0650”~“SS1-0826”。

韶山1电力机车原称6Y1型。原车型是苏联车型VL60型电力机车。首台韶山1电力机车于1958试制成功,但由于技术不达标(机车三大件性能较差),所以没能批量生产。随后,此型机车进行了3次技术改造。

【铁道科普】“芍药”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技术原型——VL60型电力机车

1、揭开“芍药”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神秘面纱:VL60型的故事 在1950年代中苏友好交流的春风中,苏联的VL60型电力机车技术为中国的铁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款机车的智慧结晶,即6Y1型,经过改良后于1968年更名为“韶山1型”,并开启了中国电力机车的辉煌篇章,累计生产量达到826台,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2、在1968年,株洲电力机车厂经过对6Y1型10年的研究改进,及参照法国制6Y2型电力机车的技术后,于1966年制造了第七台6Y1,编号为008,这是第一次重大技术改造。新车以大功率硅取代引燃管作为整流装置,并改称为韶山1型,代号SS1。车长14米。

3、韶山1型电力机车(SS1),是中国铁路的第一代(有级调压、交—直流电传动)国产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

4、在苏联工程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中国决定以苏联当时最新型、刚投入批量生产的N6O型电力机车为原型,结合中国铁路的技术规范进行仿制。考察团在完成电力机车技术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预定任务之后,于1958年6月全部回国,组成了电力机车设计处,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展开了电力机车的研制。

5、韶山4型电力机车的开发是国产电力机车发展史上的一个突破。我国电气化铁路主要干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大多是限坡4‰~6‰、车站到发线有效长1050m,与此相匹配的牵引质量应为5000t,但是当时的国产电力机车韶山1型和韶山3型都满足不了这个要求。

6、整个机组采用500A、2400V的整流二极管。这种改造于1980年从SS1-221号车定型,这也就是这里介绍的SS1型电力机车。